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711章 你们选一家
第(2/3)页
re》。”其余四人纷纷表态。
《Nature》总刊以及下属的若干子刊,每周会收到来自世界范围内超过一千份论文稿,因为版面有限,《Nature》总刊及若干子刊每周的发表量不到一百篇。
作者们通过www.nature.com/submit来投稿,他们的论文或许要在几个月后才能被编辑看到。
沈奇的意思是,咱们不走《Nature》的投稿系统了,直接发E-mail给他们的负责人。我以前都是这么操作的。
哪个行业皆有超脱于规定之外的特殊人士,特事特办吧。武俊强在英国待过一段时间,他被组织安排与《Nature》的负责人进行联系。
武俊强写了封E-mail,收件人是乔治•布雷克,抄送沈奇。
“布雷克博士:
你好。
我是燕大沈奇科研中心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员武俊强,在我们团队负责人沈奇教授的带领下,我们完成了一项基因方面的研究,论文稿贴在附件栏,请查收并盼回复。”
《Nature》是周刊,因而其发表科学新闻及研究成果的周期是非常快的。
这也是沈奇偏爱《Nature》的另外一个原因。
跟《Nature》相比,季刊甚至是年刊性质的数学期刊真的是太拖沓了。
这都什么年代了,更新量才王道呀。
量大管饱同样适用于科学类杂志的读者群。
即便《Nature》的更新速度为行业最快,但从稿件进入www.nature.com/submit系统,到稿件被正式接受,平均周期也有13个星期。
13个星期之后,如果作者的论文稿没被编辑退回,那么论文稿将进入审稿人评审阶段。
如果审稿人过审了,则在7个星期之后,论文将发表于《Nature》上。
也就是说从投稿到发表,一篇《Nature》论文出现在大众读者眼前的平均周期为20个星期。
这是在论文质量非常高的前提下的平均值。
而一半的论文,在编辑这关就被直接咔嚓掉了,根本无法进入审稿人评审阶段。
也有特殊情况,那就是《Nature》编辑部认为的重要论文。
重要论文通常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零点看书阅读网址:m.lingdianksw8.cc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